购物车
微信扫码
在线客服
客服
无量子
用户中心
意见反馈
【原文】吾言甚易知,甚易行。天下莫能知,莫能行。言有宗,事有君。夫唯无知,是以不我知①。知我者希②,则我者贵③。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④。【注释】①不我知:宾语前置,就是“不知我”。②希:同“稀”,少。③则:法则,此处活用为动词,效法之意。④被褐而怀玉:穿着粗衣而内怀美玉。褐,粗布衣服;被,通“披”。【译文】我的话很容易懂,很容易实行。可是天下却没有人懂得我的话,没有人照着去实行。说话是有宗旨的,做事...
【原文】知不知①,尚矣;不知知②,病也。圣人不病,以其病病,夫惟病病③,是以不病。【注释】①知不知:有两种解释:一是知道却自以为不知道,一是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。②不知知:不知而自以为知。③病病:把这种毛病当作毛病。【译文】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道,这是最好的。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,这就是很糟糕的。有道的人没有缺点,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,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对待,所以他就没有缺点了。【解析】老子在这一章...
【原文】民不畏威,则大威至。无狎(xiá)其所居①,无厌其所生②。夫唯不厌③,是以不厌④。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⑤,自爱不自贵。故去彼取此。【注释】①狎:同“狭”。②厌:“压”的意思。③厌:同前。④厌:作“厌恶”解。⑤见:同“现”,表现。【译文】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,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。不要逼迫人民使人民不得安居,不要压榨人民使人民无以生计。只有不压迫人民,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。因此,有道的...
【原文】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。此两者,或利或害①。天之所恶②,孰知其故?是以圣人犹难之。天之道,不争而善胜,不言而善应,不召而自来,繟(chàn)然而善谋③。天网恢恢④,疏而不失。【注释】①或:这句中的两个“或”都是“有的”的意思。②恶:不喜欢。③繟:缓慢的意思。④恢恢:广大的样子。【译文】勇于坚强就会遭到杀害,勇于柔弱就能保全性命¨这两种行为一个得利,一个受害。天遭所厌恶的,谁知道是什么缘故...
【原文】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?若使民常畏死,而为奇者①,吾得执而杀之,孰敢?常有司杀者杀②。夫代司杀者杀,是谓代大匠斫(zhuò)③。夫代大匠斫者,希有不伤其手矣。【注释】①为奇:是指做出邪恶的行为。②司杀者:指天道而言。③斫:用斧子砍木头。【译文】人民不怕死,为什么还要用死去恐吓他们呢?倘若人民真的惧怕死亡,对于那些为非作歹的人,我们就可以把他们捉来杀掉,那么还有谁敢为非作歹呢?经常有专管杀人...
【原文】民之饥,以其上食税之多①,是以饥。民之难治,以其上之有为,是以难治。民之轻死,以其上求生之厚②,是以轻死。夫唯无以生为者,是贤于贵生。【注释】①上:指统治者。②求生:这里指生活享受。【译文】人民之所以会遭受饥饿,是因为统治者榨取吞食赋税过多,因此人民才遭受饥饿。人民之所以难以统治,是因为统治者政令繁苛、强作妄为,所以人民才难于统治。人民之所以会轻生冒死去触犯法律,是因为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,...
【原文】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犒。故坚强者死之徒①,柔弱者生之徒。是以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。强大处下②,柔弱处上③。【注释】①徒:一类的人。②下:劣势。③上:优势。【译文】当人活着的时候,他的身体十分柔软灵活,可是他死后身体就会变得枯槁僵硬。万物草木生长的时候形质是柔软脆弱的,死了之后就变得干枯残败了。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,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。因此用兵逞强就...
【原文】天之道,其犹张弓与?高者抑之,下者举之;有余者损之,不足者补之。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,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孰能有余以奉天下?唯有道者。是以圣人为而不恃,功成而不处①,其不欲见贤②。【注释】①处:有“占有”的意思。②见:通“现”,表现。【译文】自然的规律,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?弦位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,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,弓弦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,拉得不足了就要把它拉满一些所以...
【原文】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以其无以易之。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是以圣人云:受国之垢(gòu)①,是谓社稷主;受国不祥②,是为天下王。正言若反。【注释】①垢:屈辱。②祥:吉利的。【译文】天下最柔软的莫过于水了,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水的,因而水是没有事物可以代替得了的。弱小的能战胜强大的,柔软的可以战胜刚强的,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,但就是没有人能这样做...
【原文】和大怨,必有余怨;报怨以德,安可以为善?是以圣人执左契①,而不责于人。有德司契②,无德司彻③。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④。【注释】①左契:债权人所持的契约。古代以竹木简为契约,分左右两片,债权人执左片,故称左契。②司契:古代贵族所用的管账人。③彻:是周代田税法,指十一税。④与:给,赠。【译文】很大的仇怨虽经调解,总还是留有余怨,怎么说得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呢?因此,有道的人保存借据的存根,但并不以...